VISION

互联网公司集体发卫星,到底是真需求,还是新噱头?

互联网公司纷纷发卫星的当下, 有人说这是与时俱进探索业务新需求,有人也认为这只是新的营销噱头。考虑到当下的实际,正反双方都无不道理。

但无论如何,从只有少数企业才能结缘中国航天,到今天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探索与航天的结合,不管是出于探索还是营销,都是中国航天商业化、中国商业航天历史上重要一步。

而当中国商业航天从“功能机时代”跨入“智能机时代”,也许我们会见到更多真正互联网化的应用。

一、 你方唱罢我登场——细数过去两年宣布或成功发射卫星的互联网企业

商业航天可能从来没有像这两周一样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本周五,包括阿里、斗鱼、华米、猫王等在内的多家公司均发射了卫星,希望与自有业务结合。两周前,另一家互联网公司 WiFi 万能钥匙也对外公布了星座组网计划。

具体来说:

2018 年 10 月 25 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搭载的阿里巴巴集团的“糖果罐号”迷你无人太空站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2018 年 11 月 27 日,WiFi 万能钥匙母公司连尚网络带来了最新的卫星发射“连尚蜂群”计划。该星座系统预计投入 30 亿人民币,星座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由距离地面 1000km 的 72 颗骨干星组成,内层由距离地面 600km 的 200 颗节点星组成。

2018 年 12 月 7 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沙特-5A/5B卫星发射升空的同时,搭载发射了 10 颗小卫星。这其中包含互联网直播企业斗鱼的“666 星”,小米旗下华米的“华米星”、猫王冠名的卫星,星内三分之一宝贵空间只放了一个公仔的“天猫国际星”以及鹿晗工作室的一颗公益卫星。

事实上,这并不是特例,早在去年就有互联网公司探索与卫星的结合。2017 年 5 月 20 日,ofo 小黄车是最早一个宣布发射民用娱乐卫星的企业。计划从 2018 年发射第一颗星,最终一共发射 60 颗。

基于36氪从业内获得的信息,明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纪念,不少企业可能也会从这方面做文章,很可能还会有更多互联网企业与航天亲密接触。

二、“中国航天”,你变了

这种情形在以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过去,企业花费无数时间、巨额的资金,最重要的是还要通过政治审查,最终才能在产品上跟中国航天沾上边。36氪从业界了解到,早年蒙牛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也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而更多的企业虽然有营销预算,但在政审方面遇到了困难,最终于航天无缘。

但今天,企业与商业航天亲密接触的门槛大幅降低。这也给互联网公司“发卫星”提供了可能。本周五,约 10 家公司参与了卫星发射。36 氪了解到,这次互联网公司多是通过天仪研究院、九天微星、微纳星空等卫星公司完成卫星的研制,搭载长二丁火箭完成入轨。

一夜之间,企业与航天这道曾经存在的巨大的门槛消失了。事实上,这个门槛已经比想象中的要低。今年某微商品牌也冠名了长光卫星的三颗视频卫星。

这种变化,来自于几方面。一是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成为了中国航天的新参与者,这些公司面对市场行为和商业行为更为灵活。另一方面,随着低价的微小卫星的出现,卫星研制、发射的成本大幅降低,给了企业参与航天可能,不管是出于营销还是业务探索。

三、是新探索还是新噱头?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这些互联网企业发射卫星,到底是存在真实业务需求,能对主营业务有提升促进作用;还是因为国外比较火,听起来又高级,顺势成为了一种营销的新噱头?

1、 正方辩友观点:确实真需求!

随着微小卫星的崛起,过去只有国家队才能承担的发射任务,如今互联网企业也可以负担得起。门槛从过去的数十亿元降到今天的千万量级。降低的门槛可以使互联网企业们进行快速试错,而快速迭代本身就是这些企业的看家法宝。与此同时,这也给用尽了人口红利处于竞争“下半场”的互联网企业带来了一个新的业务增长极。

传统卫星的三大应用领域中主要集中在通信,导航,遥感,目前来看业务也有外溢的趋势。这得益于美国的私人航天公司 OneWeb、Bigelow Aerospace 等企业的异军突起,给我们国内企业开拓了思路。

譬如,连尚网络从一个教别人如何蹭网的目前月活超 8 亿的工具类软件起家,想要通过“连尚蜂群星座系统”最终组网完成后提供全球 WiFi 业务。这是典型的从产业链下游(蹭别人网)往产业链上游(自建网络)的转变。

又如华米科技通过“瓢虫系列”的“华米星”与华米手表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在海上、沙漠和戈壁进行野外紧急救援和野生动物监测的功能。当然中间需要一个中继热点来完成整个数据传输链条的闭环。

以上两个例子并不是全部,但具有代表性,都是企业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尝试利用商业航天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反方辩友观点:这可能还有噱头成分

整体来看,也有不少人持有不同意见。比如,当前的应用都还是初级阶段,不具备商用的价值,也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这些探索固然是好,但成本可能要用户最终承担,而这些功能现在相对鸡肋。因此,互联网企业发卫星也被很多人认为是营销噱头。

一位接近阿里的双 11 卫星人士表示:双十一期间工作的微型空间站并没有激起太多用户的参与度,好多用户不知道,而且体验流程对小白用户有一定门槛。因此内部定义该项目为失败项目。

而一年半之前计划发射带有 VR 全景相机、LED 灯阵、自拍相机等设备娱乐卫星的 ofo,近期也已经没有消息。

事实上,商业卫星要真正服务于这些互联网公司,往往还需要在地面端做相应的适配,这也意味着成本。造卫星、发卫星、做应用的成本由谁来分担,也是一个关注点。

3、脱离了基础设施谈应用毫无意义

归根到底,我们认为,脱离了基础设施谈应用毫无意义。

以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视角来看现有的航天领域,基础设施还相当的不完善。比如当年汶川地震时,国家想要一张灾区的照片,3 天之后民政部才能出一张图。从图上来看,人力物力最集中甚至到了拥堵程度的地区却并不是受灾最严重的位置。而了解这一点的时候已经过了 72 小时黄金救援时期。

单以目前的遥感卫星举例,举国之力才能造出几颗高空间分辨率(<1m)的大型卫星,可还是很难做到高时间分辨率(跟形快,对同一地点拍摄两张照片时间越短越好)。由于所拍摄图片图片体积大大,传输的带宽又窄。等待几个小时,回来一张照片,发现完全拍的是云层,造成卫星实际工作效率降低。

目前整个航天产业的各个环节还在“功能机”(feature phone)年代。在这个年代,收音机、电话机、音乐播放器、指南针以及可以上网冲浪的微型计算机,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每一个硬件都只有单一的一个功能。

从这个功能机时代还要再跨越一个 4G 的时代,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毕并且价格便宜触手可及之后,才会真正迎来应用层面的大爆发。千域空天的 CEO 蓝天翼对笔者讲了一个有趣的比方来解释“脱离基础设谈应用毫无意义”:假设目前全北京城只有 5 辆出租车,而你想在现有这个基础上做打车应用是完全没戏的。因为整个行业的供给严重不足,完全是一个卖方市场。你想实现打车一公里 2 块钱又随叫随到——他们现在一公里收 1 万块钱。

天仪研究院 CEO 杨峰也表示:目前所有想在现有航天基础设施的成本结构上做应用开发,都没有太大价值。因为对行业仍然高企的成本以及现有格局没有任何促进。商业航天只有在现阶段实现上游的大幅成本下降后,才可能有未来的下游应用的繁荣。

这些互联网企业其实踏入了一个链条非常非常长的大产业集群,链条中随便挑出一个环节,都是几代航天人不断开拓与沉淀的结果。至少从现在的太空基础设施条件来看,互联网企业想要通过微小卫星来实现业务助力,道阻且长。

四、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杰夫·贝佐斯创办蓝色起源时,最开始想做太空旅游。结果发现行业里每一个环节都没有质优价廉的供应商。没有办法,只能不断往行业上游走,现在蓝色起源是一家火箭公司。

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整个中国航天产业,尤其是民营航天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相当多不完善的地方。

所以,现有的互联网企业发卫星即便是“瞎折腾”、”没价值”的探索,他们所做的的动作仍然是很有益的尝试。这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看。

1)将航天领域普及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航天,吸引更多的感兴趣的聪明人投身于这个行业。NASA 是这个星球上航天领域科研能力最强的机构,可是他们仍然做了大量的普及工作,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参与其中。多年积攒,深入人心。以至于强大如阿里巴巴,在 2017 年发布的一项科研计划就直接用 “NASA” 来命名。

2)为中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如果你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你就会懂得:一个行业的兴起——大家蜂拥而上、行业过热、泡沫破碎、剩者为王、巨头诞生——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背后是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的。正如天仪研究院的杨峰所说:不要悲观,在现阶段无论你做什么,都是为了中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3)整个大航天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的机会其实是平行展开的。在关键的运载能力突破以后,将会迎来各个领域的同时爆发,而不必等到所有基础设施都建设好了再开始行动。比如太空旅游、太空居住/房地产、各环节的保险业务、小行星探矿、轨道间运输等等等等,这中间的技术研发期至少要 5-8 年,推广期又要 5-8 年。从现在起到 2030 年大航天时代全面来临,只有区区 12 年时间。中国若不想落后,即使看文章的你现在投身其中,仔细算来,时间也挺紧张呢。


 


沈阳App定制开发,请信赖唯思科技!